截至2025年9月4日,俄乌冲突已持续1289天。当前俄乌冲突呈现多维对抗态势。俄国防部通报称在多战线取得战术进展;乌方则报告击退180次进攻。
与此同时,外交层面博弈加剧:俄罗斯强烈反对西方军事干预,朝鲜公开表态支持俄方;欧洲国家探讨战后对乌安全保障,而基辅断然拒绝普京提出的莫斯科会谈提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承认和谈困难,仍保持谨慎乐观。各方立场持续对立,军事行动与外交博弈相互交织,使局势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9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最新战报显示,过去24小时内,乌克兰军队在所有前线地区与俄军的交战中损失约1300名士兵。
具体而言,北方战斗群责任区乌军损失达135人,西部损失超过230人,南部损失200余人,中央战斗群区域损失高达450人,东部损失约225人,第聂伯方向则损失约60人。
北方战斗群在苏梅地区的多个定居点附近击溃乌军三个机械化旅、一个空射突击旅及一个领土防御旅。哈尔科夫方向上,俄军在沃尔昌斯克和乌迪周边打击了乌军摩托化步兵旅和突击团,摧毁装甲战车、汽车、野战炮各一,并端掉多个电子战站、弹药库与物资仓库。
西部战斗群通过占据更有利的防线,持续打击乌方人员与装备,致其损失五辆装甲车、十五辆汽车及两门火炮,同时摧毁九座电子战站和五处弹药库。南方战斗群亦改善其战术阵地,击毁两辆装甲车、六辆汽车和三门火炮(含两门西方制造火炮),并破坏两处电子战站、一座弹药库及一个补给站。
中央战斗群在推进至更有利阵地后,造成乌军七辆装甲车、三辆汽车和一門火炮损毁,并摧毁两座反炮兵雷达站。东部战斗群则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深入乌军防御纵深,击败当地乌军旅级单位,摧毁一辆装甲车、八辆汽车、一门火炮及一座物资仓库。
9月3日,乌克兰国防军与俄罗斯部队之间共发生180起战斗冲突。俄军当日发动了4次导弹打击、63次空袭及5088次炮击,并投放了6104架自杀式无人机,空袭重点集中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的多个定居点。
在北部斯洛博占什奇纳和库尔斯克方向,乌军成功击退俄军五次进攻,对方实施了8次空袭和252次炮击。南斯洛博詹什奇纳地区的沃夫昌斯克和库特基夫卡附近,乌军阻止了11次进攻。库皮扬斯克与莱曼方向战况激烈,俄军分别发动6次和41次袭击,试图突破乌军防线。
西韦尔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及托列茨克地区均发生多次交火,乌军在各处有效抵御俄方推进。波克罗夫斯克与新帕夫利夫卡方向遭遇密集攻击,敌方发动十余次至二十余次不等的突击行动。胡利亚波勒地区无进攻行动,奥里希夫和普里德尼普罗夫斯克方向则发生局部冲突。
与此同时,乌克兰航空兵、导弹部队和炮兵对俄方五个人员装备集中区及三个炮兵系统实施了打击。据通报,俄军单日损失达840名人员,另有大量装甲车、火炮、无人机及军用车辆被摧毁。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东方经济论坛期间表示,俄罗斯拒绝讨论任何形式的外国对乌克兰军事干预计划,并针对欧盟可能派军的设想作出强硬回应。她强调,此类干预行为“完全不可接受且破坏安全基础”。
扎哈罗娃进一步指出,乌克兰所寻求的所谓“安全保障”实质上是对欧洲大陆的威胁保证,其真实目的在于将乌克兰保留为据点并对俄罗斯持续实施挑衅。她批评这类计划并非真正保障乌克兰安全,而是系统性威胁欧洲稳定的组成部分。
此外,扎哈罗娃提及美国批准向乌克兰出售3000多枚ERAM导弹及相关设备的举动,认为这一行为与美国宣称的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冲突的公开立场相矛盾,凸显了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言行不一的双重标准。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时表示,朝鲜人民视俄罗斯为兄弟国家,并将尽其所能提供支持视为“兄弟般的责任”。此次会晤正值两国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之际。
普京对朝鲜在军事上协助俄罗斯击退乌克兰对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表示赞赏,并将当前冲突定义为“共同对抗新纳粹主义的斗争”。
金正恩回应称,朝鲜将继续寻求一切可行方式支持俄罗斯,并重申这一承诺源于双方深厚的盟友关系。
2024年6月,俄朝签署全面合作条约,其中包括共同防御条款。此后,朝鲜军事人员实际参与了库尔斯克地区的防御行动。
俄罗斯军方首次公开承认朝鲜军队在行动中的作用,并宣布将为阵亡的朝鲜士兵在莫斯科建立纪念碑,以表彰其“保卫俄罗斯领土”的贡献。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一旦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多个欧洲国家已准备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此番表态源于北约内部数月来关于冲突后乌克兰模式的讨论,也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推动调解俄乌协议的努力相呼应。
泽连斯基对达成坚定的安全保障表示信心,预计相关决定将在周四的乌克兰支持者联盟会议上形成。
由于美国此前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基辅正积极寻求西方提供替代集体防御的安全保证。法国、英国等国已表态愿意部署维和人员,而德国则排除派兵可能性,特朗普也明确拒绝派遣美军。
俄罗斯总统普京始终反对北约国家以任何形式在乌克兰驻军,并将停止西方对乌军事援助列为停火条件之一。
欧洲的安全保障方案与俄罗斯的战略红线形成直接对立,成为影响未来和谈进程的关键因素。
普京于北京记者会上表示泽连斯基可赴俄首都谈判和平条款,并提及匈牙利、瑞士、土耳其等国曾表达主办会谈意愿。
乌克兰外长西比加通过社交媒体回应称,至少七个国家已提出举办潜在峰会的严肃提议,且泽连斯基总统对此持开放态度。他指责普京通过提出不可接受的提议来破坏外交努力,呼吁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加大施压。
普京虽多次表示愿在谈判最后阶段与泽连斯基会面,但坚持需以充分准备和积极成果为前提。他同时再度质疑泽连斯基总统职位的合法性,称其任期已于去年届满。
俄罗斯持续要求乌克兰承认新边界并放弃加入北约,将其作为达成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目前尚未准备好进行直接会谈。
但他同时暗示,未来可能出现影响双方决策的变数。“有些事情会发生,我们将完成它”,特朗普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这样表示。
此外,特朗普坦言自己此前低估了乌克兰冲突的复杂性,认为其解决难度高于预期。尽管如此,他仍将自身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描述为既保持现实态度,又带有乐观倾向。
俄乌冲突已演变为涉及军事、外交与地缘政治的复合型危机。前线战况持续激烈,双方均宣称给予对方重大杀伤。
然而核心矛盾仍未解决: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新边界并放弃北约,西方则坚持反对俄方通过武力改变领土现状。
尽管特朗普提出和谈可能性,但双方条件存在根本性分歧,加之军事行动仍在持续,短期内实现突破性谈判的前景依然渺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